“我本是想着这一回去,托人帮着行个方便,早些审得出来,又拉一、二车书去,等到国子监一审出来,就地发卖,书卖完,立时就能把钱带得回来,若是一应顺利,将将能凑齐郭监司要筹的银。”
“如果换个人去,得寻个得力的,不然误了日子……”
彭莽日前才因做事不利,被郭保吉骂了一回,一听得裴继安这般说,心中立时惴惴起来。
临近年底,少不得州县官员议事,他已是听说大家各施神通,个个都在着力筹钱,如若最后只剩得自己一县不够,怕不是自己要被拿出来祭天?
京城那些个衙署有多难缠,彭莽自己也经历过,他曾经有一份公文被压了两个多月,险些误了事,被当时的上司骂得狗血淋头,此时回想起来,还有些不堪回首,听得换一个得力的人去,遍数一县,哪里找得出敢接又能接的,顿时只好偃旗息鼓,蔫蔫问道:“若是你去,甚时才能回来?”
“如果办得快,约莫二月中能回来,要是遇得不顺,就得等到三月里了。”裴继安算了算,又道,“公使库那一处我已经安排妥当,只要一应不出差错,二月便能把银钱都结出来……”
第62章 滑胥吏
裴继安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谁人负责账目,谁人管库房,谁人又跑流程,宗卷文书要找哪一个,俱都清清楚楚,隔日,还给了一份交接清单出来。
他自觉已经交代得妥妥当当,彭莽却犹不放心,只嘱咐道:“路上脚程快些!若是有那等能拖的事务,还等你回来再说!”
十分不放心衙门里头其余人来接管的样子。
这话很快给人传了出去。
旁人听了,不过感慨裴继安当用,得知县器重,给那胥吏谢图听了,却是十分不高兴。
他私下同亲娘抱怨,恨声道:“老头子做事就是死板,都什么年月了,总记挂着从前裴官人的恩情——却不想世上的好处,哪有白捡来的?当年若不是有老头子帮忙顶着,那裴官人未必能做得这般顺,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怎的到了他嘴里,就变成了提携之恩?”
又叨念了一通自家在公使库被架空的事情。
这话与其说是说给亲娘听的,不如说是借着亲娘的嘴,说给亲爹听的。
到底是亲生母子,娘疼怀里肉,到得晚间,那谢老娘少不得加加减减向丈夫谢善絮叨。
“……世间少有你这样蠢的!人家都是胳膊肘往里拐,你偏偏要往外拐!儿子长得这样大,孙子都有了,也不见你给他搭桥铺路,倒是天天腆着脸给外人做踏脚!你是嫌自己这张老脸不够平,还是嫌给旁人笑话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