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章

“可不是嘛,要是我也能有这机缘就好了。” 另一个少年叹了口气,手里的书卷翻到哪页都忘了,眼神里满是羡慕。

老教习回头见这模样,故意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手掌拍得啪啪响:“都围在这儿做什么?还不回各自的课业室!苏傅应能有今日的机缘,是他自己天赋够、肯下苦功,你们若也想早点入墨、被先生看重,就多把心思放在文气感应上,别总盯着旁人的机缘发呆!”

少年们听了,纷纷低下头,虽然还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老教习说得在理,一个个捡起地上的书卷,慢慢往课业室走。有几个走得慢的,还忍不住回头望了望词宋和嬴扶苏离去的方向,心里悄悄把 “早日入墨” 的念头又刻深了几分。

。。。。。。

而被词宋牵着的嬴扶苏,走在书院的石板路上 —— 脚下的青石板被晨光晒得暖融融的,目光扫过两旁挂着的文道典籍匾额,上面的字迹透着墨香,让人心里安宁。

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小声问:“词宋先生,您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天关之事,解决了?”

“解决的差不多了。”

词宋低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弯起,眼底带着点了然的笑意:“我没想到,你竟然真的来了颜圣书院学习。”

“当年赢天陛下未登基时,也常跟身边人说,等大梁安定了,便来颜圣书院补一补文道功课。可真等他握了权柄,这话终究成了空诺。”

嬴扶苏握着狼毫笔的手指猛地收紧,笔杆上的木纹深深硌进指腹,泛起淡淡的红。

他望着回廊外簌簌飘落的银杏叶,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声音轻却掷地有声,像淬了晨露的石子,每一个字都透着少年人独有的认真:

“父亲登基前,总把‘得百姓者得天下’挂在嘴边,还说要把颜圣书院门楣上的‘仁’字拓下来,刻在宫墙最显眼的地方。可后来…… 权力像张密网,把他裹得太紧了。”

他顿了顿,垂眸时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淡,连声音都轻了些:“为了攥紧手里的权,他罢黜了三位敢说真话的老臣,连反对他急着修运河的世家子弟,都贬去了苦寒的边疆,我知道他难,大梁刚从战乱里喘过气,根基还不稳,可那些事,终究是寒了百姓的心。”

风从回廊口溜进来,卷起他衣角沾着的细尘,也吹得廊下悬着的《论语》刻本轻轻晃。书页边角的旧墨在风里忽明忽暗,像在无声应和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