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厉元朗的要求下,肖路远和省委组织部加快干部考核等一系列工作。
历时二十来天,终于将全省范围内涉及省管干部的考核材料梳理完毕,并形成了初步的调整方案。
方案中既包含了对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干部的提拔使用,也明确了对那些工作不力、群众反映较差干部的岗位调整意见。
每一份考核材料都凝聚着工作组夜以继日的心血,从民主测评的原始数据到个人实绩的详细佐证,再到纪检部门的廉政审查意见,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核对与严格把关,确保每一项调整建议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末,再有二十来天,厉元朗将去京城开会。
他希望,在自己出发之前,能够完全搞定。
当这份名单摆在厉元朗面前的时候,他仔细浏览一遍后,抓起桌上话机,联系了王善坊,开门见山的问:“善坊同志,组织部初步拟定的干部调整名单,你看了没有?”
王善坊回答,说他正坐在返回省里的车上,还在看。
“这样,等你回来后,我们见面聊一聊。”
“好的,我们过会儿见。”
一个小时后,南州省委两位大佬,在厉元朗的办公室内,就名单内容,进行坦诚、深入的交流。
王善坊表态说:“看起来,路远部长和组织部,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不错。这份名单,充分考虑省委和您对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部署,也兼顾了各地市的实际需求和干部个人的成长经历,整体上做到了人岗相适、结构合理。”
“特别是在对几个重点产业园区所在县的干部配备上,既突出了专业能力,又注重了统筹协调经验,这为下一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