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得罪,两边都要用,两边都要受益。
这话听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实在是有些不太中听。
以小犊子的才干,现在说出两不得罪这种话,很明显的就是在敷衍他。
没有一点切入,没有一点可借鉴,朝中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错的庸臣,时常喜欢拿这样的话来和稀泥。
这小犊子什么时候也学了这个?
而马世龙在说话间也留意着姐夫的神情。
见到他脸上露出些许的不耐烦,于是立刻便将话锋一转。
“当然,臣说的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两不得罪,而是在边患与百姓之间,寻求一个交叉点。”
“将银子用在这一点上,将益处摊在边患与百姓身上,也作用在未来的所作所为上。”
小犊子这句话倒是有点意思了。
朱元璋脸色接着又变,微微颔首开始琢磨。
琢磨小犊子话里的意思,他是想把银子用在两边都能得益的地方,同时因为后续更多的银子用处,提前做好准备。
听着还是有那么些敷衍的意思,有种话说了但又没说的感觉/
但这个方向这个点子。
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朱标从小便跟在马世龙身后,行事和思维方式也受其不少影响。
所以在听完舅舅的话以后,他比他爹更快的反应过来。
两边都能收益,又能提前做好准备,他知道舅舅想把银子用在何处!
向前迈出一步走到爹身旁,面向马世龙开口说道,“舅舅您是想把这银子,用在修缮道路,疏通河道上?”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
马世龙微微躬身对着朱标行礼。
他的意思就是这个,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就算再过几千年,也是亘古不变。
大明南北差异巨大,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交通,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从南到北都是难上加难。
几千里路,八百里加急都要十天半个月。
当然以大明如今的交通方式,就算真的把路修好了,也不可能把情况改善彻底。
但若路修好了,交通变得方便了,双方的货物流通是不是就容易了,相互间的交流是不是就更方便了。
南方是富饶,但是这富饶与百姓有何干?
商贾有钱不会给予穷困百姓。
大户有地,田租却是在人身上刮肉,饿不死活不好。
知晓朝廷花费大把金银,去修缮道路,且多在北方,后又有政令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