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黎立刻上前,说:“陛下,郭将军说得在理!属下建议,咱们在草原地区,依旧沿用草原的‘千户制’,把草原分成若干个千户,每个千户由一个有才能的贵族或将领管理,负责训练士兵、安抚牧民;在中原、西夏、西域这些农耕或城邦地区,就沿用当地的州县制,设立知府、知县,派官员去管理,同时保留当地的风俗习惯,让老百姓们能适应;至于人才选拔,咱们不管出身,不管民族,只要有才能,能为老百姓做事,就可以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合格了就任命官职,这样才能让天下的人才都为咱们大蒙古国效力!”
石抹明安也点头附和:“陛下,木华黎大人说得对!咱们还要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草原用蒙古文,中原、西夏、西域可以同时使用蒙古文和当地文字,方便老百姓们交流;度量衡统一了,不管是经商还是交税,都更方便,也能避免官员们从中作梗,欺负老百姓。”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铁木真拍了拍手,“木华黎,你负责牵头,联合石抹明安、郭宝玉、札木合等人,制定详细的制度,包括千户制、州县制、人才选拔制度、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半个月内拿出来给我看;博尔术,你负责训练大军,不仅要训练草原的士兵,还要训练中原、西夏、西域投降的士兵,把他们都打造成精锐之师,守护咱们大蒙古国的疆域;哲别,你负责派侦察兵,巡查各地,要是发现有残余势力作乱,或者官员欺负老百姓,就立刻上报,同时派兵镇压,确保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答应,然后纷纷下去忙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半个月,木华黎等人天天聚在一起,讨论制定制度的细节。有时候,大家会因为一个制度的细节吵得面红耳赤,比如中原的税收制度,草原的贵族们觉得应该按草原的方式收牛羊,中原的官员们觉得应该按中原的方式收粮食,双方各执一词,吵了好几天。
最后,还是铁木真拍板决定:“草原地区按牛羊收税,中原、西夏、西域按粮食或财物收税,税率都定在十分之一,不能多收老百姓一分钱,要是有官员敢贪污受贿,多收赋税,就从严处罚,砍头示众!”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这个办法既照顾了草原的习惯,也适应了中原、西夏、西域的情况,还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确实是个好办法。
半个月后,制度草案终于制定好了。木华黎把草案交给铁木真,铁木真仔细看了一遍,又召集大家一起讨论,修改了几个小细节,最后正式确定下来,在全国推行。
制度推行之后,各地的老百姓们都很满意。草原的牧民们不用再担心被乱收牛羊,中原的老百姓们不用再担心被乱收粮食,西夏和西域的老百姓们也不用再担心被强迫改变风俗习惯,大家都安心地放牧、种地、经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人才选拔制度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有才能的人都被推荐上来,不管是草原的牧民、中原的书生,还是西夏的工匠、西域的商人,只要有本事,都得到了重用。有个叫耶律楚材的中原书生,很有学识,还懂兵法,被推荐上来之后,铁木真跟他聊了好几次,发现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就任命他为中书省左丞相,协助木华黎处理政务,耶律楚材也没辜负铁木真的信任,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帮了木华黎不少忙。
这天,铁木真带着孛儿帖和孩子们,还有木华黎、博尔术等人,去草原视察。草原上,牧民们正在放牧,牛羊成群,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帐篷门口晒太阳,脸上满是笑容。看到铁木真来了,牧民们都纷纷围过来,递上马奶酒和肉干,嘴里喊着:“陛下,您来了!快进帐篷歇会儿,喝碗马奶酒!”
铁木真接过马奶酒,喝了一口,笑着说:“乡亲们,不用忙!我就是来看看大家,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牛羊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