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记住了!”窝阔台坚定地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窝阔台处理政务越来越熟练,大臣们和老百姓们对他也越来越认可。可铁木真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了,不仅经常头晕,还开始咳嗽,有时候咳得厉害,连饭都吃不下。太医们每天都来给铁木真把脉调理,开了很多药方,可效果都不太好。
孛儿帖看着铁木真日渐虚弱的样子,心里很是心疼,每天都守在他身边,给他擦脸、喂药,有时候还会给他唱草原上的老歌,想让他能开心一点。
这天,铁木真躺在床上,精神好了一些,拉着孛儿帖的手,轻声说:“孛儿帖,我知道,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这些年,辛苦你了,跟着我,没享过几天安稳日子,还跟着我一起受苦、一起担惊受怕……”
孛儿帖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摇了摇头,说:“铁木真,你别这么说!能跟着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不管是受苦还是担惊受怕,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就心甘情愿!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咱们还要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大蒙古国越来越强大,看着老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铁木真笑了笑,说:“好!借你吉言,我尽量好起来……不过,有些事,我还是要跟你交代一下。以后,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伤心。窝阔台是继承人,术赤、察合台、拖雷会辅佐他,木华黎、博尔术他们也会帮衬他,大蒙古国不会有事的。你要是想草原了,就回草原看看,那里有咱们的帐篷,有咱们的牛羊,还有咱们小时候的回忆……”
“我知道了,我会的。”孛儿帖靠在铁木真的肩膀上,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就在这时,侍卫进来禀报,说哲别、速不台和孛鲁来了,想求见陛下。铁木真点了点头,说:“让他们进来吧。”
没一会儿,哲别、速不台和孛鲁就走了进来。看到铁木真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三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纷纷跪下行礼:“臣参见陛下!”
“都平身吧,坐。”铁木真摆了摆手,“你们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哲别上前一步,说:“陛下,最近探子来报,金朝的残余势力,在‘蔡州’(今河南汝南)聚集了不少人,还立了一个叫‘完颜守绪’的人为皇帝,想趁机复国,还经常在周边地区作乱,欺负老百姓,抢老百姓的粮食和财物。臣和速不台、孛鲁想请陛下下令,让我们带着大军,去蔡州平定金朝的残余势力,彻底灭了金朝,让他们再也没有复国的机会!”
铁木真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坚定起来,说:“完颜守绪?金朝的残余势力?还想复国?真是不自量力!当年灭了金朝,就该把他们的残余势力都清理干净,没想到还是让他们跑了,现在又出来作乱,欺负老百姓!好!朕准你们的请求!哲别,你带五万精锐骑兵,作为先锋,先去蔡州,摸清完颜守绪的兵力部署;速不台,你带十万大军,跟着哲别后面,负责正面进攻;孛鲁,你带五万大军,绕到蔡州的后方,断了他们的粮草和退路。你们三人,一定要齐心协力,彻底平定金朝的残余势力,杀了完颜守绪,让金朝再也没有复国的可能,让老百姓们再也不用受金朝残余势力的欺负!”
“是!陛下!臣等遵旨!一定彻底平定金朝的残余势力,杀了完颜守绪,绝不让陛下失望!”三人齐声答应,眼神坚定。
铁木真又说:“你们明天就出发,路上注意安全,尽量不要伤害老百姓。要是金朝的残余势力愿意投降,只要他们真心悔改,不再作乱,就饶他们一条小命;要是他们负隅顽抗,就直接杀了,不用留情!”
“臣等记住了!”三人点头。
第二天一早,哲别、速不台和孛鲁就带着二十万大军,往蔡州的方向出发了。铁木真本来想亲自去城门口送行,可因为身体太虚弱,实在走不动,只能让窝阔台代替他去送行。
窝阔台带着木华黎、博尔术等人,去城门口为大军送行。看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往蔡州方向去,窝阔台对哲别说:“哲别大人,速不台大人,孛鲁大人,你们一定要小心,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及时派人回中都送信,我会立刻派人给你们送粮草和援兵!父亲身体不好,你们一定要尽快平定金朝的残余势力,回来跟父亲复命!”
哲别笑着说:“太子殿下放心!不就是个金朝的残余势力吗?咱们很快就能平定,回来跟陛下和太子殿下复命!”
说完,哲别翻身上马,下令:“大军出发!”
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马蹄声震天动地,很快就消失在了视线里。
窝阔台回到皇宫,把送行的情况告诉了铁木真。铁木真点了点头,说:“好!有他们三人在,蔡州的事肯定没问题。你以后要多操心政务,也要多关注前线的消息,要是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汇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