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齐钰知道,即使自己不扩张,也会面临皇族的打压和针对,两位皇子,再加上那位对自己满是戒备和厌烦的帝王,将来的事情很容易预测。
齐钰的态度很明确,我如今自给自足的,抓紧时间稳固自身,一些不必要的争端我可以不理会,但若是对三州的稳定产生了动摇,那自己可不会逆来顺受。
本身对于皇族,齐钰就没有心理上的归属感,仅是因为身份带来的便利,才会认可了自己的太子身份,可随即在完成了自己的基础搭建后,就快速脱离京都,用太子之位换取利益,这本身就是疏离。
但是齐钰已经把自己隔离出了皇家,也从心里不再认可皇家,对于皇城的态度就是,我如今的身份还有便利的话,我就依旧是个庆国的王爷,如果身份带来的是皇族打压,或是想用自己的身份,给自己施加威胁,那齐钰可以随时掀翻皇家的脸面。
那位弑父夺位的帝王,齐钰可以随时掀了对方的脸面,出自皇家,可我不认弑父夺权的帝王,这也是齐钰离开京都,还要皇族王爷身份的理由。
因为百姓和官员的理念里,出自皇族才是正统的统治者,即使齐钰将他们解救于苦难之中,若是齐钰丢下身份造反推翻庆帝,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追随自己,大义、正统这是刻在大多数人心里的词汇。
齐钰没有野心,一地安宁和天下安宁,对齐钰来说是一样的,可若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反抗,齐钰也不是那种不知进取的人。
既然反抗的名义,会被所谓称为忤逆,那不如直接推翻对方,用自己的方式来安定天下,三州已经开了经验课,培养一批擅长公审、公判,核查清理的官员。
那一州州的往前推,估计加上自己再给对方来个舆论战、宣导战,自己前面开战,各州就不知道有多少翘首以盼的百姓,还有有识之士自发开始战斗了。
所以官员永远都缺,在这个氏族垄断书籍的年代,读书人尤其是底层的读书人太少,真正做实事的读书人太少,齐钰现在都在开始部署三州的学堂,已经有幼学,和提升学问的书院开始招纳生员。
各县府郡对此都有专项的资金,更在监管监察的重点项里,幼学采用的是全免政策,但是开始的阶段并不理想,对于重新拥有土地和产业的百姓来说,五岁以上的孩童,已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