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现世的血玉珊瑚树与大明界图,随便拿出一件都无法用金银衡量价值,全是古今难寻的绝品。
尤其是那株有历史文献可考的血玉珊瑚树,连鉴宝太监都想不出对应的称谓——
众人虽不如太监们熟悉典籍,但仅凭“七尺红玉珊瑚已是稀世,这株十一尺”的常识,也能断定它绝对是无价之宝,是能写入史册的奇珍。
在他们看来,为这样一件至宝,哪怕暂时动用军力去守护、运输,都算值得。
也难怪历史上的大帝们会痴迷红珊瑚:
民间早有传说,红珊瑚能养血安神、助人寿延年,哪个坐拥天下的皇帝不想多活些时日?
哪怕只能多活一天,体验一天掌控权柄的滋味,也愿意倾尽国库去争求。
至于大明界图,众人私下里都称它为“天降祥瑞”,觉得这般详尽的世界图景,大概只有上古时期统御天下的人皇才有资格拥有。
有人凑在一旁低声议论,说早年听老儒讲过,《山海经》最初本不是文字书籍,而是一幅标注着天下山川、矿藏的巨型舆图——
这话正好被朱有建听见,他心里瞬间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眼前这方巨型图板,大抵就是传说中《山海经》的原型!
再仔细看,界图里不仅陆地上有矿藏色块标注,连海洋区域的标注都更多,还都巧妙藏在代表海浪的纹理中,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对朱有建这个出了名的“地图帝”来说,这张山海经界图的吸引力堪称致命。
比起只能看不能用的巨型血玉珊瑚,他显然更珍视这幅藏着地理奥秘与矿藏线索的界图,心里已经当场做了决定:
为了妥善存放这幅界图,要立刻着手在西苑新建一座宫殿,连殿名都想好了——就叫“天下殿”,专门用来陈列这方“装下世界”的至宝。
所有人都被血玉珊瑚和界图这两件稀世至宝冲昏头脑,围着它们议论纷纷时,刘二逄却拉着张真至,悄悄从人群后绕到朱有建身边,两人先躬身行了大礼,才敢小声开口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