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还有至宝,建天下殿(三)

不知是谁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额头抵着地面,紧接着,更多人纷纷跪倒,从鉴宝太监到护教骑士,再到随行的官员内侍,密密麻麻跪了一地,口中齐声高呼:

“圣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库大厅里,没人再去看血玉珊瑚树,也没人再关注大明界图,所有人都怀着极致的虔诚,用崇敬的目光望着朱有建,纷纷拜倒在地,那整齐划一的“圣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震得屋顶的灰尘都微微颤动。

朱有建却还处在愣神的呆滞中——

他对珍珠的形成原理多少有些了解:

无非是蚌体受异物刺激,分泌珍珠质层层包裹而成,这么大的珍珠虽稀有,水滴形状也能用“包裹时的受力差异”解释,可珍珠上天然形成如此规整、还正好是汉文的“天”“德”二字,实在超出了他的认知。

他忍不住暗自疑惑:

莫非这个世界真的有神明存在,特意降下这颗珍珠来印证“乾德”年号?

至于《乾坤圣德经》,当初它像《千字文》一样“一夕功成”,事后朱有建自己也琢磨过:

这大抵是自己前世积累的历史、哲学知识,与今世诵读《千字文》时突发的未知灵感碰撞结合,才仓促写就的,勉强能找到逻辑闭环。

可真正让这篇经文从“随笔”被推上“神谕”高度的,是汤若望——

他主动结合天主教教义,将《乾坤圣德经》视作神对人间的谕旨,四处宣讲推广。

这背后或许还受了朱有建绘制舆图的影响:

他当初画世界舆图,本是出于对华夏文明“错失地理发现”的意难平,也悄悄掺了些前世太阳星系图的想法;

可当时为了让星图、舆图的存在更合理,不至于被当成“异端邪说”,才不得不套用“神明启示”的神话说法,而那些神话观点,也并非他原创,只是前世从网文中看到的零散内容,临时拿来应急的。

朱有建当初推动神谕会诞生,本是觉得它能整合信仰、凝聚人心,符合大明的现实利益,算是一步“权宜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