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星火重聚·归途序曲

“第七资源前哨”的残破穹顶之下,时间以另一种流速悄然滑过。残存的联盟力量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里,如同蛰伏的伤兽,舔舐伤口,积蓄着微薄的力量。伊芙琳的命令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寻找“文明火种”,成为了这片废墟之上最迫切、也最充满不确定性的使命。

艾妲教授所在的临时实验室,成为了整个前哨站能量消耗最大的区域。除了持续接收并分析来自“秩序真空”区域的探测器数据,大部分计算资源都被调配用于破解那道来自“遗忘回廊”方向的微弱信号。信号断断续续,如同风中残烛,其编码方式虽然与“火种”舰队的应急协议高度吻合,但其内容却充斥着大量无法解析的乱码和异常的能量签名,仿佛发送源正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信号源的位置无法精确定位,‘遗忘回廊’内部的引力环境极其复杂,充满了未标记的引力阱和空间褶皱。”一位负责信号追踪的技术官报告道,他的声音因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而沙哑,“我们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扇形区域,范围…超过三千光年。”

三千光年。在平时,这对于联盟的跃迁技术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距离。但对于如今仅能勉强凑出一支小型接应分队的他们来说,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信号的异常能量签名分析有结果了吗?”艾妲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流,眉头紧锁。

“初步判断,并非自然干扰。”另一位凝辉文明的学者回应,其光核闪烁着分析时的独特韵律,“签名中检测到高浓度的…时空粒子衰变余迹,以及一种…非常微弱的、与我们已知的任何‘织网者’能量模式都不同的…生物活性读数。”

时空粒子衰变?这通常意味着该区域近期发生过极其剧烈的空间结构变动,比如…大规模的空间跳跃,甚至是…空间崩塌?而未知的生物活性读数,更是为“火种”舰队的处境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他们可能遭遇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危险。”艾妲的结论让临时指挥中心的气氛更加凝重。

与此同时,雷恩负责的接应分队筹备工作也遇到了瓶颈。“裁决号”是唯一具备较强生存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平台,绝不能轻易涉险。而其他幸存舰船的状态,最好的也仅能勉强进行一次短距跳跃,根本无法承担深入未知险境的任务。

“我们需要一艘船。”雷恩在资源协调会议上,言简意赅地指出,“一艘足够快、足够隐蔽、具备一定自卫和探索能力,并且…我们损失得起的船。”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停泊在港口角落、一艘通体漆黑、线条流畅、但表面布满深刻刮痕与能量灼烧印记的舰船——“暗影之拥”号。这是一艘“幽影级”特种侦察舰的改进型,是先前那支全军覆没的侦察先遣队中,唯一因提前执行外围警戒任务而侥幸存活的舰船。它受损不轻,但其核心的隐匿系统和超空间引擎经过紧急维修,已恢复了基本功能。

“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雷恩沉声道,“但它需要一次彻底的‘手术’,尤其是武器系统和探测阵列需要强化。我们需要拆解其他舰船的部分非核心部件。”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拆解其他舰船,意味着进一步削弱本已脆弱不堪的幸存舰队实力。但为了那渺茫的希望,别无选择。

伊芙琳批准了雷恩的方案。“暗影之拥”号的改造工程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紧锣密鼓地展开。工程师们如同进行精细的外科手术,从其他舰船上小心翼翼地拆卸下还能使用的传感器、备用引擎部件,甚至将一艘严重受损的护卫舰上唯一完好的小型能量炮塔移植到了“暗影之拥”号上。整个过程充满了风险,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这最后的希望之舟彻底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