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点点头,笑着说:“苏先生您说得对,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就是想再确认一下。您再看看这个青花瓷瓶,我们觉得是清代的,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时期的。”
苏明接过青花瓷瓶,看了看瓶身上的花纹,又敲了敲瓶身,听着声音说:“这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您看这青花发色,浓淡相宜,是康熙年间特有的‘翠毛蓝’;还有瓶身上的缠枝莲纹,线条流畅,也是康熙年间的风格。”
张教授高兴地说:“苏先生,您真是太厉害了!跟我们专家的鉴定结果一模一样。以后我们博物馆要是再有拿不准的文物,还得请您过来帮忙。”
苏明赶紧说:“张教授,您别这么说,我就是运气好,要是有需要,我肯定过来帮忙。”
从博物馆出来,苏明心里挺高兴,不是因为得到了张教授的认可,而是因为自己懂的这点知识,能为文物保护出点力。他想起赵晓宇说的话,觉得保护老祖宗的宝贝,确实是每个人的责任。
回到镇上,苏明把去博物馆帮忙的事跟老林头和王彩儿说了,老林头笑着说:“好啊,你现在都成专家了,以后咱们镇上要是发现了老物件,都得请你帮忙鉴定。”
苏明笑着说:“什么专家啊,就是懂点皮毛。不过以后要是有能帮忙的地方,我肯定不会推辞。”
日子一天天过,苏明偶尔还会去博物馆帮忙鉴定文物,跟张教授也成了朋友。
赵晓宇放寒假回来的时候,特意去博物馆看了苏明鉴定文物,看着苏明熟练地拿着放大镜,跟专家们讨论文物的年代和工艺,赵晓宇心里满是敬佩:“苏叔,您真是太厉害了,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成为一个懂文物、爱文物的人。”
苏明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只要你好好学,以后肯定比我厉害。记住,保护文物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赵晓宇用力点头:“苏叔,我记住了,我以后一定会努力,不辜负您和我爸的期望。”
看着赵晓宇坚定的眼神,苏明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文物保护的路上,需要更多像赵晓宇这样的年轻人,需要更多人付出努力。
而他,会一直坚守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方式,为文物保护出一份力,为文化传承添一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