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猎人一样耐心,在无数信息中筛选着有用的线索。终于,在一个小型私募交流群里,有人无意中提到了一个名字:
“那个姜婷婷真是可惜了,明明能力那么强,就因为不肯陪客户喝酒,被银河基金边缘化了。” “听说被调去研究部做行业分析了,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这行业就是这样,不懂得低头,再有能力也白搭。”
林万骁的目光锁定在这些对话上。银河基金,研究部,行业分析。关键词齐了。
他立即通过特殊渠道,调取了银河基金员工名录。果然,在研究部找到了姜婷婷的名字,高级分析师,一个对普通人来说很不错,但对姜婷婷来说绝对是屈才的位置。
他记下了一个工作邮箱和一个公司总机号码,但没有立即联系。
接下来的几天,林万骁通过各种渠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姜婷婷的现状。
她住在浦东一个老旧小区,每天乘地铁上下班;经常加班到深夜,独自一人回家;拒绝了所有追求者,生活简单到近乎枯燥;在公司的确受到排挤,几个重要项目都被关系户抢走了...
最让林万骁注意的是,姜婷婷最近完成了一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研究报告,极具前瞻性,准确预测了动力电池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但这篇报告被部门主管占为己有,她连第二作者都没排上。
“很好。”林万骁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是时候了。”
周五晚上八点,林万骁估算姜婷婷应该刚加班结束,正在回家的地铁上。他用一个无法追踪的预付费手机号,发出了第一条短信:
“姜小姐,拜读了你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报告,见解独到。不知是否有兴趣聊聊未来的投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铁车厢里,姜婷婷看着这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皱了皱眉。类似的骚扰信息她收到过不少,大多是些不靠谱的私募或者骗子。
她随手回复:“谢谢,请问您是?” “一个欣赏你才华的人。”对方回复很快,“你认为三年内,动力电池成本能下降多少?”
这个问题很专业,直击行业核心。姜婷婷挑了挑眉,来了点兴趣:“看技术路线,如果磷酸铁锂占比提升,可能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
“眼光精准。”对方回复,“但如果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呢?”
姜婷婷微微一怔。固态电池是前沿技术,普通投资者根本不会关注这个。她手指飞快:“量产还需要时间,但一旦突破,将是颠覆性的。”
“所以现在布局正极材料,是不是为时过早?”对方又问了一个极其专业的问题。
两人就这样一问一答,在地铁上聊了整整二十分钟。姜婷婷越聊越心惊,对方的专业程度远超她的想象,对行业的理解甚至比她还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