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课,让林万骁在青干班里的知名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下课间隙,主动过来与他交换看法、攀谈几句的同学明显多了起来。
林万骁保持着谦和的态度,对谁都客气三分,但心中那根警惕的弦始终绷紧。欧部长的“不搞小圈子”的告诫言犹在耳,在这党校之内,言行举止皆需谨慎。
这日傍晚,刚在食堂用完晚饭,林万骁正与赵大河、曹云峰沿着栽满梧桐树的校园小径散步消食,聊着白天课堂上的内容。赵大河对林万骁最后那“拒绝的魄力”赞不绝口,直呼解气。
“就得这么治他们!那些个外资,有时候就是看人下菜碟,觉得咱们穷,好欺负!”赵大河挥着手臂,语气激动。
曹云峰则要冷静得多:“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真回到实际工作岗位,面临考核压力、竞争压力,能不能顶住,又是另一回事了。有时候不是看不清,是身不由己。”
林万骁点头:“曹处说得在理。所以更要守住底线,底线一破,万事皆休。”他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洪亮而热情的声音。
“哈哈,说得好!底线一破,万事皆休!林万骁同学这话,精辟!”
三人回头,只见一个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穿着休闲夹克的中年男子笑着快步走来。林万骁认得他,是来自经济大市常安的副市长李方军,在班里也算是个风云人物,性格外向,交际广泛,据说背景颇深。
“李市长。”林万骁微笑着打招呼,赵大河和曹云峰也点头致意。
“哎,别市长市长的,在这儿都是同学,叫老李,或者方军同志都行!”李方军很是豪爽地摆摆手,走到林万骁身边,很自然地拍了拍他的胳膊,“万骁同学啊,下午那堂课,你的发言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分析得透彻,有骨气,有见地!佩服!”
“李市长过奖了,只是结合工作经历的一点粗浅看法,班门弄斧了。”林万骁客气道。
“诶,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嘛!”李方军笑容不减,“咱们班藏龙卧虎,但像万骁你这样既能实干又有理论的,不多见。咱们常安也是搞经济的重镇,以后少不了要向你取经啊!”
“互相学习。”林万骁应对得体。
李方军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万骁,这个周末有什么安排?回青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