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苏雪的采访:真相初露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窗台,收音机外壳上的灰尘在光柱里轻轻浮动。陈默伸手调了下旋钮,一段京胡调子悠悠响起,不紧不慢地填满了实验室的安静。他低头看了眼抽屉角落的红外记录本,昨夜那道热源轨迹已经归档,时间、位置都标记得清清楚楚。他合上本子,顺手把窗帘又拉紧了些。

笔尖刚碰上图纸,门外传来两声轻敲。

“进来。”他头也没抬。

门开了,苏雪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台摄像机,肩上挎着录音设备,白衬衫袖口整齐地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纤细的手腕。她没穿裙装,换了一条深色长裤,显得干练许多。

“打扰了。”她说,“校报安排的采访,今天轮到你。”

陈默这才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眨了眨:“这么正式?”

“只是走流程。”她把机器放在桌上,调试线路,“‘青年科技先锋’系列报道,下周要出刊。”

他盯着她摆弄话筒的动作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们主编是不是被领导批评了?怎么突然想起宣传我?”

苏雪抬眼:“你不愿意?”

“愿意。”他摘下眼镜擦了擦,“但有三个条件——十分钟以内,不提专利,不谈钱。”

“行。”她点头,“问题我也提前看过,不会越界。”

“那你录吧。”他坐正身子,双手交叠放在桌边,“不过别指望我说什么豪言壮语,我最怕讲大道理。”

苏雪按下录制键,红灯亮起。她调整角度,让镜头对准陈默的侧脸。

“第一个问题,”她声音平稳,“为什么选择从便携式收音机开始你的技术尝试?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太起眼。”

陈默没立刻回答,而是转过身,指了指墙上那张泛黄的手绘电路图:“你知道山里有些村子,到现在还靠广播听天气预报吗?信号差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台老式收音机前,耳朵贴着喇叭听,就为了知道明天能不能晒谷子。”

苏雪看着图,没打断。

“我想做的,就是让这种五块钱的机器,也能听得清中央台。”他语气平实,“不是为了谁发财,是让信息别只围着城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