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报道后续,美食阶级论平息

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让所有人都直接吃?

林振华回复:意义完全不同。主动去学习理解,和被动接受施舍,能一样吗?

随后,各大媒体号开始转载,标题各不相同:

《从美食阶级论人心试炼场》

《一家小餐馆,正在悄悄改变城市的温度》

《你以为他在卖饭,其实他在教人做人》

陈砚舟看完,默默放下手机,回到灶台前。

锅里的水正好烧开,他捞起一屉刚蒸好的回忆馒头,装盘,递给等候的服务员。

外间传来余昭昭清亮的声音:家人们!今天老板心情好,额外赠送十份小菜!记得认真答题哦!

紧接着是宋小满温和的提醒:第二题的正确答案是,不是,大家别写错了。

他嘴角微微上扬,又站回锅灶前。

傍晚六点,客流高峰尚未过去。趁着片刻闲暇,他倚在门框上打开微博。搜索栏自动弹出几个热门词条:心味餐馆真心菜美食平权。

他点进自己的主页,发了条新动态:

美食,是平等的语言。因为它不说谎,不看身份,只问真心。

配图是一张抓拍的照片:一位银发老奶奶坐在窗边,手里捧着半碗真心菜,对面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饺子夹到老人碗里。两人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他点击,然后选择了。

不到五分钟,评论突破千条。

今天带爷爷来了,他说这味道让他想起五十年前妈妈包的饺子。

我们工地十几个工友轮流来答题,全都通过了!老板还请我们喝了酸梅汤!

我女儿有自闭症,上周三参加了体验日。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拿起筷子,吃了整整三口面。谢谢你们没有嫌弃她动作慢。

原来真的有人做饭是为了让别人感到幸福。

陈砚舟静静地看着屏幕,一条条地翻阅。他没有删除任何负面评论,即便还有人骂。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