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十二点,第一批小动物包蒸好了。宋小满端上一笼热气腾腾的点心,里面有憨态可掬的小熊、小鸭、小兔,还有一只歪着脑袋的企鹅。
可以吃了。她说。
女孩看着自己捏的那只小兔包,没有动筷。
妈妈有些着急:宝贝,尝一口好不好?阿姨特意为你做的,可香了。
女孩仍然没有动作。
这时陈砚舟端来一碗热粥,放在旁边。他自己坐下,拿起勺子慢慢喝起来。
店内安静了几分钟。
他放下勺子,对宋小满说:你知道为什么面团要醒三次吗?
宋小满摇摇头。
第一次醒筋,第二次醒心。他顿了顿,第三次,是等待一个人愿意敞开心扉。
女孩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宋小满轻轻把小兔包夹到她的碗里:它等着你品尝,这样才能变成真正的兔子。
女孩凝视着那块点心,又看了看自己的手。然后,她拿起筷子,夹起小兔的一只耳朵,送入口中。
细细咀嚼后,她咽了下去。
嘴角微微上扬。
笑了。
妈妈立刻捂住嘴,眼泪夺眶而出。
好吃吗?宋小满问。
女孩点点头,小声说:甜的。
还想尝尝别的吗?
她又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半小时,她吃了小熊的胳膊、小鸭的脚掌,最后把整只企鹅都吃完了。每吃一口,脸上的表情就舒展一分。
吃完最后一口,她抬头看着妈妈,说出了今天的第一句话:我还想再做一个。
宋小满立即递上面团和模具。
陈砚舟走到音响旁,播放起一首轻快的民乐。悠扬的笛声在室内流淌。
他回到女孩面前,伸出手:愿意跳支舞吗?庆祝你的小兔子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