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状态的“曙光”联盟,如同一台被强行超频的庞大机器,在刺耳的警报和生存的重压下疯狂运转。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金属熔炼的气息、能量溢散的嗡鸣以及一种无声却无处不在的紧张感。星港日夜不息,新建造的、线条冷硬、摒弃了一切美观装饰的护卫舰和工程舰如同流水般被生产出来,旋即编入不断扩编的舰队序列,进行着近乎残酷的高强度实战演练。
资源采集船队如同贪婪的工蜂,深入危险的、未曾探索的小行星带和星云,不计代价地掠夺着一切可用的矿物和能源。原本生机勃勃的“摇篮”生态区被大幅压缩,为工业区让路,葱茏的植被被冰冷的合金取代,空气中不再有植物的清香,而是弥漫着臭氧和机油的味道。光蕈网络的光芒变得锐利而高效,主要用于协调生产和军事指令,那曾经常有的、温暖的情感交流已近乎绝迹。
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而痛苦的变化。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漫长灾难期和极端生存环境,联盟推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和 centralized (集中化)管理。个人的选择和自由被大幅压缩,一切服从于整体生存计划。不同文明间的习俗和文化差异被暂时搁置,甚至某种程度上的“标准化”被强制推行,以提升效率。
这引发了巨大的阵痛和暗流般的抵抗。
一次日常巡查中,石坚的宪兵队与一群来自绿语者遗民的移民发生了冲突。这些绿语者无法忍受完全脱离自然土壤、依靠合成营养液和能量光照的“标准化”生活舱,偷偷将一些珍贵的植物种子种植在工业区缝隙的土壤里,试图保留一丝故土的痕迹。这被视为了违反生产条例、浪费资源的行为。
“立即清除这些违规作物!人员记过处分!”宪兵队长冷着脸下令。
“它们不是作物!它们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孩子!”一位年长的绿语者护在那些微弱的新绿前,激动地挥舞着藤蔓般的手臂,“你们不能把一切都变成冰冷的机器!”
冲突几乎爆发,最终以绿语者被强行带走、幼苗被无情铲除告终。类似的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不满和压抑的情绪在沉默中累积。
岩裔文明在这种高度纪律和理性化的环境中如鱼得水,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被大量采纳,影响力急剧上升。许多关键岗位由岩裔或其培养的、认同其理念的成员担任。这引起了其他文明,尤其是较为感性的逐光族和地心族的暗中警惕和不满,一种“岩裔化”的担忧悄然蔓延。
艾拉·星语者行走在变得冰冷而陌生的廊道中,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她看到实验室里,年轻的科学家们眼神狂热地破解着“执笔者”留下的危险科技,几乎不加筛选;她看到会议上,任何关于伦理和长期风险的提议都被“战时特殊情况”轻易驳回;她看到人们眼中越来越少的光彩,只剩下生存的麻木和偶尔闪过的恐慌。
她试图寻找明心道人商议,却发现这位联盟的掌舵者同样深陷于无数焦头烂额的事务和各方压力的撕扯中,鬓角已然全白,眼中的疲惫难以掩饰。
“明心长老,我们不能这样下去!一味追求力量和效率,我们会失去更多!”艾拉找到机会,急切地陈述。
明心长长叹了口气,拂尘似乎都沉重了几分:“艾拉女士,我何尝不知?但大劫当前,活下去是第一要务。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许多事情,只能……事后弥补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一种深切的悲哀。
就在联盟内部因为这极端备战而暗流涌动之际,林烬的医疗舱内,正进行着一场无声却更加凶险的斗争。
医疗舱外,苏萤日夜守候,光蕈网络的柔和光芒从未间断地笼罩着林烬,试图滋养他破碎的意识,却收效甚微。林烬的身体机能依靠设备维持,但他的意识仿佛被困在无尽的噩梦深渊,眉头紧锁,身体偶尔会剧烈地抽搐一下。
而在他的意识海深处,景象远比外界更加恐怖。
那里不再是熟悉的混沌星空,而是破碎的、交织着两种可怕力量的战场。一边是那来自脉冲星核心的、浩瀚冰冷的寂灭数据洪流,它们化身为无数末日景象,不断冲击、撕扯着他的自我认知;另一边,则是源核碎片那狂暴而原始的混沌能量,它本能地抵抗着外来的“入侵”,却也在无意识地侵蚀着林烬本身的意志。
林烬的自我意识,如同风暴中的一叶扁舟,在这两股巨力的碾压下苦苦支撑,濒临破碎。更可怕的是,他怀中那枚Ω钥匙碎片,那暗紫色的光芒竟也开始在他意识中显现,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散发着“清洗派”的权限气息,试图趁虚而入,引导或扭曲他的力量。
(根据之前章节,林烬昏迷前钥匙碎片已近乎报废,此处可稍作调整,改为碎片残留的能量和意识印记仍在产生影响,而非碎片本身还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