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抬手阻止了他,继续道:“艾拉女士,你的方案,委员会原则上采纳。由你牵头,联合岩裔、逐光族、地心族最顶尖的科学家,成立‘新型锚点研发小组’,全力攻关!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可行的、低风险的引导式锚点原型机设计方案!资源优先向你倾斜。”
这是一个巨大的妥协,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决策。这意味着短期内联盟的防御扩张将陷入停滞,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条尚未经过验证的新技术上。
艾拉·星语儿愣住了,她没想到明心会在此刻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她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必不负所托!”
石坚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明心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只能咬牙应下:“是!我会抽调最好的工程师配合!”
会议结束后,联盟的战略方向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转变。狂热的全面备战浪潮稍稍降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专注、更加精细的技术攻关氛围。
艾拉领导的研发小组成为了联盟的焦点。不同文明的科学家们被迫放下成见和隔阂,为了同一个生存目标,将各自的智慧凝聚在一起。争论依然激烈——岩裔追求数学模型的最优化,逐光族强调能量流动的天然和谐,地心族注重结构的绝对稳固,人类则贡献出灵活的创造力和整合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程充满了挫折和失败。引导矩阵的能量逸散问题、与不同空间环境的兼容性问题、材料的极限承压问题……一个个难题如同拦路虎。
但在这种极端的压力下,奇迹也开始萌发。一位岩裔科学家从“守护者之柱”的刻痕中找到了优化能量流转的关键算法;一位逐光族能源师意外发现了一种特殊星尘的稳定特性;一位人类工程师受古老东方智慧启发,设计出了独特的缓冲结构……
知识在碰撞中融合,技术在困境中突破。
与此同时,在林烬的医疗舱内,那场意识层面的风暴也渐渐趋于平缓。苏萤能感觉到,林烬那原本狂暴混乱的意识波动,正在逐渐变得内敛、深邃,仿佛破碎的星辰重新凝聚,孕育着某种更加可怕也更加稳定的力量。他身体周围散逸的混沌气息不再充满破坏性,而是带着一种古老的、包容一切的韵律。那枚Ω钥匙碎片的暗紫色光芒,似乎也被这种力量逐渐压制、消化。
他依旧没有苏醒,但状态明显在向好的一面发展。苏萤小心翼翼地将研发小组需要的、关于林烬对抗潮汐时的一些能量感知数据(非核心意识数据)分享了过去,这些第一手的体验对艾拉他们的研究提供了 invaluable (无比珍贵)的参考。
时间在紧张的研究中飞速流逝。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调试后,第一台“引导式秩序锚点”原型机,在实验室的巨大真空模拟场中,成功构建!
它并非一个巨大的、笨重的武器平台,而是一个由无数细小单元组成的、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整形态的复杂矩阵。启动的瞬间,它没有爆发刺目的能量光束,而是散发出一种柔和的、频率不断变化的力场,巧妙地引导着模拟的“潮汐能量流”偏转向预设的消解区域。
成功了!
实验室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欢呼!虽然这只是初步成功,距离实战部署还有很远,但它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