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火焚敌舰

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地扫过整个战场。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战船的排列、士兵的状态……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脑海中飞速分析、整合。

忽然,他感觉到了什么。

一丝微弱的风,拂过他的脸颊。

他猛地抬头,望向天空。原本沉闷的空气,似乎有了一丝流动。他看向船上的旗帜,那面代表着大明王业的“朱”字大旗,原本是向着东南方飘扬的,此刻,却开始微微地晃动,似乎……正在转向?

他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立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是的,没错!原本吹向己方、将战火和硝烟不断刮向明军阵地的东南风,正在悄然减弱。而一股来自西北方向的、带着一丝凉意的微风,正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

风向,要变了!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如同闪电般,在他心中瞬间形成,并迅速完善。这个计划,充满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此刻,这却是他唯一能够逆转战局的机会!

“传我将令!”朱元璋猛地睁开双眼,那双眸子里,所有的悲伤和犹豫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燃烧着火焰的决绝与霸气。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洪亮,穿透了战场的喧嚣,清晰地传到每一个将领的耳中。

“所有预备队,立即出动!将船上所有能点燃的东西——柴草、布匹、木板,全部浇上火油!硫磺、硝石,所有能助燃的东西,全部给我搬上来!”

将领们一愣,随即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主公……您这是?”一名老将迟疑地问道。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他们,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要……火烧连营!”

“火攻?!”所有将领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火攻,虽然威力巨大,但同样是一把双刃剑。风向的转变刚刚开始,并不稳定。一旦判断失误,或者风力不够,这些火船无法冲到敌阵,反而会引火烧身,将己方舰队也葬身火海。更何况,此刻明军本就处于下风,将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这样一场豪赌中,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

“主公,不可啊!”一名将领急切地劝道,“风向还未完全稳定,此时动用火攻,太过凶险!是否再等等,等风向彻底转过来?”

“等不了了!”朱元璋猛地一拍船栏,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他的眼神,坚定如磐石,“伯仁用他的重伤,为我们争取到了这宝贵的时间!他为我们挡住了陈友谅最锋利的矛!现在,轮到我们了!轮到我们为他,为所有牺牲的弟兄们,讨还血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更带着一种深沉的、兄弟般的情义。

“全军听令!”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整个鄱阳湖的空气都吸入肺中,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咆哮出声:

“点——火——!”

“点火!”

“点火!”

命令层层下达,迅速传遍了整个明军舰队。预备队的士兵们,那些原本以为要作为最后决死队的汉子们,在接到命令的瞬间,脸上没有丝毫犹豫,反而是一种解脱和悲壮。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任务。他们驾驶的,将不再是战船,而是自己的棺椁。但他们更知道,他们的牺牲,将换来整场战役的胜利,将为常将军报仇,将为大明王朝的基业铺平道路。

“兄弟们,干了这碗酒,下去见了阎王爷,就说是大明水师的好汉!”一名队长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干!”数十名士兵齐声应和,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然后,狠狠地将酒碗摔碎在地。

“走!送陈友谅一份大礼!”

士兵们行动起来,动作迅速而有序。一艘艘小型快船被推了出来,船上堆满了浸透了火油的柴草、硫磺和硝石。这些船,被士兵们称为“火龙船”。

熊熊烈火,在无数火把的引燃下,瞬间冲天而起。一艘艘“火龙船”被点燃,变成了真正的、燃烧着复仇火焰的巨龙。火光映照在士兵们的脸上,他们的眼神坚毅,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朱元璋站在“飞龙号”的最高处,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心中,没有豪情万丈,只有无尽的沉重。他知道,这些即将冲向敌阵的火船,载着的不仅仅是火油,更是无数鲜活的生命。

“放船!”

随着他最后一声令下,数十艘“火龙船”的缆绳被砍断。借着刚刚转成的、尚显微弱的西北风,它们如同一群被激怒的火凤凰,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陈友谅那密密麻麻、拥挤不堪的水师阵营。

风,似乎感受到了明军的决心,开始渐渐加大。西北风,越刮越猛!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

“火龙船”在湖面上划出一道道死亡的轨迹,精准地撞入了敌军的船阵之中。陈友谅为了发挥数量优势,将他的战船排列得太过紧密,一艘挨着一艘,几乎连成一片。这原本是他引以为傲的“铁桶阵”,此刻,却成了最致命的陷阱。

“轰!”

第一艘“火龙船”撞上了一艘汉军的“楼船”。巨大的冲击力,让“楼船”剧烈摇晃。而船上燃烧的烈火,瞬间就引燃了“楼船”上涂满桐油的船板和船帆。

“快!快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