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边镇兵力!

大明卫 人生即梦 1358 字 4天前

汉中行营,陆铮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马科和谢尚政的军报。

看着两份措辞不同但内容相近的急报,陆铮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马科的直觉,谢尚政的分析,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皇太极动手在即,而且首要目标,极可能就是蓟镇至宣大一线。

“果然来了……”陆铮喃喃道。他立刻走到沙盘前,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北方的山川隘口和军队布防。

“督师,马、谢二位将军皆求援,我们是否……”一旁的参军试探着问道。

陆铮摇了摇头:“此刻派兵,远水难救近火。何况,曹变蛟部已东出,汉中兵力需震慑四方,不可轻动。”

陆铮沉思片刻,下达指令:

“第一,以川陕总督府名义,行文马科、谢尚政,嘉奖其警惕,令其依既定方略,严守关隘,以挫敌锐气为首要,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尤其告诫谢尚政,蓟镇城墙坚固,当发挥火器之利,倚城而战,勿要与虏骑野战争锋!”

“第二,将此军情,立刻以六百里加急,再附上我的简要判断,直送京师通政司及内阁!

语气要急切,点明虏寇大举入犯在即,请朝廷速定大计,协调诸军!”

“第三,传令曹变蛟,其所部在北援军团中,加快在河南的适应性操练,囤积粮草,随时准备听令北上!告诉他,真正的考验,快来了!”

陆铮的应对,清晰而冷静。他无法直接指挥北疆战事,但他可以通过自己影响力范围内的渠道,强化预警,统一边将思想,并向朝廷持续施压。

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战略层面的协调者和预警者,同时确保自己手中的机动力量处于待命状态。

消息传出,汉中行营的气氛更加紧张。所有人都明白,北方的烽火一旦点燃,整个大明的命运都将迎来一场严峻的考验。

而陆铮,这个身处西南枢纽的年轻督师,他重建的边军体系能否抵挡住八旗的铁蹄?

他的全局谋划,又能否在即将到来的乱局中,为大明寻得一线生机?

答案,很快将在长城沿线,用鲜血与烈火书写。

……

蓟镇,三屯营,总兵府邸(谢尚政驻地)。

夜色深沉,总兵府大堂内却灯火通明。蓟镇副总兵(实际主持军务)谢尚政并未安寝。

而是与麾下主要将领、以及从永平、密云等分守地赶来的参将、游击们进行着最后一次军议。

巨大的蓟镇防区沙盘上,插满了代表不同部队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