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招更为阴险的攻心之计。他要让明朝朝廷觉得,卢象升“畏敌如虎”,坐视石门寨失守而无动于衷。
甚至可能觉得西线“压力”更大,从而从内部逼迫卢象升做出错误决策,或者……直接换掉他。
通州,督师行辕。
卢象升的病情因石门寨失守的打击和连日忧愤而急剧加重。
他卧于榻上,脸色蜡黄,呼吸急促,胸脯剧烈起伏,咳嗽声几乎未曾停歇。
“督师,您……您还是休息一下吧……”参军捧着药碗,声音哽咽。
卢象升艰难地摇了摇头,声音微弱却带着执拗:“皇太极……下一步……会如何?谢尚政……能守住蓟州吗?
孙应元、马科……会不会被虏酋佯动所惑?” 每一个问题,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兵部的咨文被送入行辕。参军拆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督师……兵部……兵部行文,质问我军为何坐视石门寨陷落而不救,并……并要求详细呈报各军兵力部署、钱粮消耗明细,说是……说是朝廷要派员核查……”
卢象升闻言,猛地一阵剧烈咳嗽,一口鲜血直接喷在了被褥上,触目惊心。
“督师!”
卢象升无力地摆了摆手,眼神中充满了悲凉和一丝嘲讽。他岂能不知?
这已不仅仅是质疑,这是不信任,是清算的前兆!皇太极在城外磨刀霍霍,而自己身后的朝廷,却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自毁长城了。
“回复兵部……”他喘着粗气,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力气,“就说……虏酋奸猾,主力未明,臣……不得不持重。
各军部署、钱粮账目……着即整理,准备……迎接核查。”
他知道,任何辩解在此刻都是苍白的。他只能寄希望于谢尚政能守住蓟州,寄希望于孙应元和马科能稳住西线,寄希望于……那渺茫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