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佛子无悲

在客舍清净地度过了两日后,外务堂终于传来了消息:戒律院首座有空接见他了。

陈烛整理了一下那身窃运楼牌青衫,心里琢磨着这戒律院是个什么路数。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管规矩的地方,估计比外务堂那种迎来送往的部门要严肃得多。跟这种地方打交道,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引路的换了个面无表情的执事弟子,一路无话,带着陈烛穿过层层殿宇,越往里走,环境越发清幽肃穆。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变得简约硬朗,少了些仙气缥缈的装饰,多了些庄重威严的气息。连空气中弥漫的灵气,似乎都带着一股不容亵渎的凛然之意。

最终,他们在一座通体由玄黑色巨石垒成的宏伟大殿前停下。殿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三个大字——“戒律殿”。字迹铁画银钩,透着一股斩钉截铁的严厉劲儿。殿门前站着两名弟子,身姿笔挺如松,眼神锐利如鹰,修为赫然都是筑基后期,放在外面都能当个小门派的长老了。

“陈道友,首座已在殿内等候,请。”引路执事弟子侧身示意,自己却停在了殿外台阶下,显然没有进去的资格。

陈烛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看起来既不失恭敬,又带着几分属于“窃运楼使者”的从容。他迈步踏上台阶,那两名守殿弟子目光如实质般扫过他,确认无误后,才微微颔首,厚重的殿门无声无息地向内开启。

一股混合着淡淡檀香和冰冷石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大殿内部空间极大,却异常简洁,甚至可以说空旷。地面光滑如镜,映照着从高窗透下的天光。两侧矗立着几根巨大的石柱,上面雕刻着各种代表清规戒律的图案和符文。整个大殿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大殿深处,一座稍高的石台上,摆放着一张宽大的玄黑色石案。案后,端坐着一位身穿深紫色、绣有银色律条纹路法袍的老者。

这老者面容清癯,皱纹深刻如同刀刻,一双眼睛半开半阖,却隐隐有精光流转,不怒自威。他坐在那里,仿佛与整座戒律殿融为一体,气息如同山岳般沉凝厚重。陈烛只是看了一眼,就感觉一股无形的压力落在心头,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感。

这位,想必就是戒律院的首座了。修为深不可测,起码是元婴级别的大佬!

而在石案下方稍侧的位置,还静立着一位年轻的僧人。

这僧人看起来年纪不大,二十出头的模样,面容俊秀非凡,却毫无血色,苍白得如同上好的瓷器。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灰色僧衣,脚下是寻常的罗汉鞋,手里挂着一串看不出材质的黑色念珠,一颗颗捻动间,悄无声息。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眼眸是罕见的浅灰色,瞳孔深处仿佛蕴藏着亘古不变的寂静,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平静得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站在那里,身形挺拔如孤松,气息却与整个戒律殿的威严格格不入,是一种更深沉、更绝对的“静”,仿佛外界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陈烛心中一动:这应该就是传闻中戒律院那位特殊的弟子,佛子无悲了。果然名不虚传,这气质,绝了。

就在陈烛踏入大殿,目光扫过无悲的瞬间,那位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佛子,竟极其细微地动了一下。他低垂的眼帘微微抬起,那双浅灰色的眸子,准确无误地落在了陈烛身上。

目光接触的刹那,陈烛感觉像是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不是寒冷,而是一种仿佛能看透灵魂本质的、绝对的“审视”。那目光中没有任何好奇、探究或者其他情绪,就是纯粹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