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善后与远谋

第三十九章 善后与远谋

漕帮的人灰溜溜地滚蛋了,码头上看热闹的百姓也心满意足地散去,一边走还一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刚才陈大人如何威风,护卫队如何了得。

陈小乐却顾不上享受这短暂的胜利,他一边安排人妥善救治伤员、清点损失,一边心里直打鼓——刚才闹出这么大动静,又是鸣哨又是调兵的,那位七皇子殿下不可能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果然,他刚把码头这边的烂摊子收拾出个头绪,七皇子身边的一个随从就找了过来,传话说殿下召见。

陈小乐心里七上八下地赶到官驿,李睿正在书房里慢悠悠地品茶,脸上看不出喜怒。那位钱判官也在一旁陪着,见陈小乐进来,嘴角撇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码头的事,处置完了?”李睿放下茶杯,淡淡问道。

“回殿下,滋事者已驱离,伤者已安置,损失也已赔付。”陈小乐躬身回答,言简意赅。

“嗯,处置得还算利落。”李睿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打算深究,“你那支‘护卫队’,倒是有些意思,看着不像寻常民壮。”

来了!陈小乐心头一紧,知道这才是正题。他早就打好了腹稿,从容应道:“殿下明鉴。清河县地处偏远,以往常有流寇山匪为患,县衙兵力有限,故而下官才征得上官同意,招募乡勇,加以编练,一为护卫工坊商路,二也可协防地方,保境安民。所有章程、名册、开销,皆在县衙有案可查,绝无私蓄武力之心。”

他把“上官同意”、“有案可查”咬得略重,既是解释,也是自保。

李睿听了,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像是在思索什么。一旁的钱判官却忍不住阴阳怪气地插嘴道:“陈县令真是深谋远虑啊,只是这养兵耗费甚巨,不知这钱粮,从何而来?莫非又是那‘技术授权’所得?与民争利之财,用来蓄养私兵,恐怕……不太妥当吧?”

这话极其恶毒,直接把护卫队定性为“私兵”,把经费来源打成“与民争利”。

陈小乐心里骂娘,面上却愈发镇定:“钱判官此言差矣,护卫队一应开销,皆来自县衙公账及工坊合法盈利,每一文钱皆来路清白,账目清晰可查。其职责范围,仅限于护卫本县产业、协助官府维持治安,何来‘私兵’一说?至于‘与民争利’……”他顿了顿,看向李睿,“下官愚见,工坊产出铁锅农具,便利百姓;雇佣人工,使民得食;缴纳赋税,充实府库。若此为‘争利’,下官不知何为‘利民’?莫非让百姓无锅可用、无工可做、县库空空,方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