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贝克汉姆吧,”李帅主动请缨,“我右路传中还行。”
“那我学吉格斯,”冯劲接话,“左路内切我会。”
“我试试斯塔姆的风格,”李昂摸摸光头,“凶狠拦截什么的。”
“我就学索尔斯克亚,”武磊笑说,“替补上场绝杀!”
郑智满意地看着群情激昂的队员们:“记住!80%搞笑,15%专业,5%荒诞!但要荒诞得认真!专业得搞笑!明白吗?”
“明白!”全队异口同声。
比赛日当天,浦东足球场座无虚席。球迷们举着各式标语:“海港版红魔来袭”、“cosplay二代目”、“整活王郑智666”。
更衣室里,郑智做最后动员。
“兄弟们,”他站在中央,“我知道这一周你们很困惑,也很努力在适应这套复古打法。现在外面很多人等着看我们笑话,说cosplay一次是幸运,两次就是愚蠢。”
他提高音量:“但今天我们要证明,整活不是胡来,而是用脑子的艺术!成都蓉城肯定研究了如何应对传控,但我们偏不打传控!我们打的是二十年前的战术!这就叫降维打击!”
队员们哄笑,气氛轻松了不少。
“最后提醒几个细节,”郑智说,“一是角球任意球,李帅负责右路,模仿贝克汉姆的弧线;冯劲左路,学吉格斯的内旋;二是界外球,尽量手抛到禁区,学菲尔·内维尔;三是...”他特别强调,“永不放弃!哪怕80分钟还落后,也要相信会有‘弗格森时间’!”
他伸出手:“来,喊出我们的口号!”
全队的手搭在一起:“我们是——”
“全员梗帝!”呐喊声响彻更衣室。
球员通道内,成都蓉城队员好奇地打量海港全队。大家都注意到海港今天的不同——不仅阵型变成罕见的442,连热身时的打法都充满长传冲吊,与海港往常的风格大相径庭。
“他们这是要打英式足球?”蓉城后卫理查德低声问队友。
“看样子是,”温德姆皱眉,“搞什么名堂?”
裁判示意入场,两队球员走进球场。当海港队员踏上草皮时,看台上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欢呼——不少球迷穿着复古曼联球衣,还打出“99三冠王”的横幅!
开场比赛哨响,海港果然一反常态。
颜骏凌大脚开球,皮球直接飞向前场。武磊和若昂双双前插争顶,完全不像以往那样回撤接应。
“海港这开场有点特别啊,”解说员惊讶道,“直接长传找前锋,这不像他们平时的风格。”
前十分钟,海港坚持简单直接的打法:后卫得球就找边路,边路拿球就传中,中场负责抢第二落点。虽然失误不少,但确实打得蓉城措手不及。
第18分钟,海港右路获得界外球。李帅双手举球,模仿菲尔·内维尔的大力手抛球,直接将球掷入禁区!若昂头球摆渡,武磊凌空抽射——球稍稍偏出!
“哇!这次进攻完全复制了曼联经典套路!”解说惊呼,“甚至连界外球都是老式掷法!”
蓉城教练徐正源在场边皱眉,不断向场内喊话,示意防线后撤,针对性防守传中。
第35分钟,海港获得右侧角球。李帅站在角旗区,深呼吸,模仿贝克汉姆的站姿和助跑动作——球划出完美弧线直飞门前!蒋光太力压防守队员头球攻门——球进了!
1-0!海港领先!
蒋光太兴奋地跑向角旗区,模仿斯科尔斯的庆祝动作——挥手致意,面无表情,仿佛只是完成日常工作。全场爆笑和欢呼交织!
“完美复制!从角球到庆祝都在cosplay!”解说乐不可支,“海港这是把整活进行到底啊!”
领先后的海港稍有松懈,第41分钟被蓉城抓住机会快速反击,费利佩推射破门扳平比分。
1-1!
中场休息时,郑智在更衣室里居然鼓掌欢迎队员。
“打得不错!”他拿着技术统计,“我们传中次数25次!创赛季半场纪录!头球争抢成功率65%!大大超过平时!”
他重点表扬李帅:“那个角球完美!贝克汉姆本人来也就这样了!”
接着调整战术:“下半场他们肯定会加强对传中的防守,所以我们要变招——学曼联的‘变奏’!有时候长传急攻,有时候稍微控一下节奏!特别是奥斯卡,你要学斯科尔斯的节奏掌控!”
下半场开始,蓉城果然加强边路防守,海港的传中战术受阻。
第65分钟,郑智做出换人调整——用平科换下若昂,继续加强高空优势;用卡隆换下冯劲,增加边路突破能力。
“注意看这次换人,”解说员发现端倪,“平科身高196cm,卡隆速度快突破强,这让人想起曼联当年的‘高低配’——谢林汉姆和科尔一高一快!”
变招立即见效。第78分钟,卡隆左路突破传中,平科头球摆渡,武磊抢点射门被扑出,奥斯卡补射破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