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窝阔台传位定基业,忽必烈崭露帝王才(中)

博尔术首先开口道:“陛下,西域边境的问题最紧急,中亚的‘花剌子模残余势力’和‘阿富汗部落’,最近联合起来,聚集了几万大军,在西域的‘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一带作乱,抢了咱们的商队,还杀了咱们的守将,西域的士兵已经抵挡不住了,请求陛下赶紧派大军去支援!”

忽必烈皱了皱眉头,说:“撒马尔罕是西域的重镇,要是丢了,西域就会乱了,商队也没法往来了。博尔术,你觉得派谁去支援西域最合适?”

博尔术想了想,说:“陛下,速不台将军熟悉西域的地形,之前又跟着先帝和睿宗皇帝打过花剌子模,经验丰富,派他去支援西域最合适。而且速不台将军手下的士兵,都是精锐,战斗力强,肯定能很快平定叛乱,夺回撒马尔罕。”

忽必烈点了点头,说:“好!就派速不台去!博尔术,你立刻派人去西域,通知速不台,让他带领五万精锐大军,去撒马尔罕平定叛乱,一定要尽快夺回撒马尔罕,保护好西域的商队和老百姓,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及时派人回中都送信,朕会立刻派人给她送粮草和援兵!”

“臣遵旨!”博尔术躬身应下,转身就去安排了。

解决了西域的问题,耶律楚材又开口道:“陛下,中原地区的救济问题也很重要,河南、山东一带,去年因为旱灾,粮食收成不好,很多老百姓都吃不饱饭,有的甚至已经开始逃荒了。要是不尽快救济,恐怕会引发饥荒,甚至可能导致老百姓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忽必烈听了,心里也很着急,老百姓的温饱是天大的事,要是让老百姓饿肚子,那他这个皇帝就白当了。他看向木华黎,说:“木华黎,你负责中原地区的政务,你觉得该怎么救济河南、山东的老百姓?”

木华黎说:“陛下,臣觉得,首先要从国库调粮食,运往河南、山东一带,分发给受灾的老百姓,保证他们能吃饱饭;其次,要让当地的官员,组织老百姓们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防止明年再发生旱灾;另外,还要禁止当地的商人哄抬粮价,要是有商人敢哄抬粮价,就从严处罚,保证粮食的价格稳定。”

忽必烈又看向忽必烈,说:“忽必烈,你之前在中原巡查过,也处理过不少老百姓的问题,你有什么补充的吗?”

忽必烈站起身,说:“伯父(习惯称呼,登基后未改),木华黎大人说得很对,但我觉得,还可以加一条,让中原地区的富裕人家,捐粮食救济受灾的老百姓,要是捐粮多的人家,可以给他们免几年的赋税,或者授予他们‘善士’的称号,让他们有面子,也愿意捐粮。这样既能减轻国库的压力,又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救济。”

“好!这个补充好!”忽必烈笑着说,“就按你说的办!木华黎,你负责安排调粮、组织开垦荒地和修建水利设施;耶律楚材,你负责监督当地的官员,防止他们克扣救济粮,还要负责联系富裕人家,制定捐粮的奖励政策;另外,朕再派你去河南、山东一带巡查,亲自监督救济工作,保证每一粒粮食都能分到老百姓的手里,绝不让老百姓饿肚子!”

“臣遵旨!”木华黎和耶律楚材齐声应下。

最后,术赤开口道:“陛下,江南一带的南宋残余势力,也不能忽视,他们的首领叫‘文天祥’(此时已成为南宋残余势力的核心),聚集了几万大军,在江南的‘扬州’(今江苏扬州)一带活动,还打着‘复宋’的旗号,煽动老百姓叛乱,已经杀了咱们好几个官员了,要是不尽快平定,江南一带就会乱了,老百姓们也没法安稳生活了。”

忽必烈的脸色沉了下来,南宋已经归顺大蒙古国好几年了,老百姓们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文天祥竟然还想发动叛乱,让老百姓们再次陷入战乱之中,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他看向博尔术,说:“博尔术,江南一带的军事,你觉得派谁去平定最合适?”

博尔术说:“陛下,孛鲁将军镇守中原,熟悉汉人的情况,而且他之前跟着陛下收服过南宋,经验丰富,派他去平定江南的叛乱最合适。孛鲁将军手下的士兵,也都是跟着他打过仗的精锐,肯定能很快平定叛乱,活捉文天祥,稳定江南的局势。”

忽必烈点了点头,说:“好!就派孛鲁去!博尔术,你立刻派人去中原,通知孛鲁,让他带领三万精锐大军,去扬州平定文天祥的叛乱,一定要尽快平定叛乱,活捉文天祥,保护好江南的老百姓,要是文天祥敢伤害老百姓,就不用手下留情!另外,告诉孛鲁,进入江南后,一定要约束好士兵,不准烧杀抢掠,不准伤害老百姓,要是有士兵违反,从严处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遵旨!”博尔术躬身应下。

安排好了西域、中原和江南的事务,忽必烈又对大臣们说:“各位大人,大蒙古国现在虽然强大,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老百姓需要咱们去照顾。以后,咱们一定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好好处理政务,好好守护国家,好好照顾老百姓,绝不能辜负老百姓们的期待,绝不能让先帝、太宗皇帝(窝阔台)和睿宗皇帝(拖雷)在天有灵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