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铁流对撞,渭南对峙

五日时间,在双方急速的军事调动与弥漫的杀意中,弹指而过。

渭水南岸,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带。时值深秋,草木枯黄,天地间一片肃杀。浑浊的渭水裹挟着泥沙,呜咽着向东流淌,仿佛也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血腥。

这一日,黎明。

天光未亮,薄雾冥冥。

从东南方向,传来了沉闷如雷、连绵不绝的声响。那是数以万计的脚步踏在地面,数以千计的马蹄敲击大地,混合着车轮滚滚、甲叶铿锵所汇聚成的死亡交响乐。

地平线上,首先出现的是一面面在晨风中猎猎展开的玄色旗帜,上面绣着巨大的“夏侯”、“贾”、“曹”等字样。紧接着,如同从大地深处涌出的黑色潮水,无边无际的曹军阵列,缓缓而又坚定地漫过了地平线,出现在渭水南岸!

刀枪如林,反射着初升朝阳冰冷的光辉,形成一片移动的金属森林。士兵们沉默前行,黑色的盔甲连成一片,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坚硬的铁甲。队伍严整,杀气凛然,那股百战精锐所特有的、压抑而磅礴的气势,如同实质的乌云,朝着渭水北岸压迫而来!

中军大纛之下,夏侯渊金甲红袍,骑乘乌骓马,眺望着前方雾气缭绕的北岸,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傲然与战意。在他身侧,贾诩依旧坐在马车中,只是掀开了车帘一角,冷静地观察着对岸的地形与动静。

“果然如我所料!”夏侯渊声如洪钟,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那韩破军不敢据城死守,竟敢出城与我军野战!正好,省了攻城的功夫!传令下去,沿河岸扎营,背靠渭水,呈半月阵型,弓弩手前置,骑兵两翼展开!我要让那狼崽子,来得去不得!”

“将军,”贾诩的声音从车内淡淡传来,“我军初至,地形不熟,是否先派大量斥候过河,详细查探北岸敌情与地势,再……”

“文和先生太过谨慎了!”夏侯渊大手一挥,打断了他,“我军兵威至此,气势如虹,正当一鼓作气!那韩破军若识相,便该紧守泥阳,如今竟敢主动迎战,分明是自寻死路!何须再探?扎营!晾他也不敢主动渡河来攻!”

贾诩沉默下去,不再多言,只是放下车帘,眉头微蹙。夏侯渊的骄横,比他预想的更甚。背水列阵虽能激发士气,却也自断退路,乃险招。而且,对面那支“狼群”,真的会按常理出牌吗?

就在曹军开始伐木立栅、挖掘壕沟,忙碌地构建营垒之时——

“呜——呜——呜——”

一阵截然不同,更加凄厉、悠长,仿佛来自蛮荒时代的狼嚎号角声,骤然从渭水北岸,那薄雾深处传来!

这号角声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与穿透力,瞬间压过了曹军扎营的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一个曹军士兵的耳中,让不少人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惊疑不定地望向对岸。

雾气,似乎被这号角声驱散了一些。

北岸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出现了一片移动的“黑影”。

没有曹军那般严整划一的队列,没有那么多耀眼的旗帜。那些黑影,如同蛰伏在荒原上的狼群,沉默,分散,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协调性。他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却给人一种步步紧逼的压迫感。

随着距离的拉近,曹军将士终于看清了。

那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黑色洪流!士兵们穿着五花八门的甲胄,甚至许多人只穿着简陋的皮甲或干脆赤着上身,露出精悍的肌肉和狰狞的刺青。他们的武器也杂乱不堪,有制式的环首刀、长矛,也有狼牙棒、骨朵、甚至巨大的砍柴斧。

但他们的眼神,却出奇的一致——冰冷,麻木,深处燃烧着对杀戮和掠夺的渴望!他们没有呐喊,没有鼓噪,只是沉默地前行,那沉默本身,比任何战吼都更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