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陈友谅败退

然而,此刻汉军士气已经崩溃,谁还敢上前送死?士兵们纷纷避让,给常遇春让出了一条直通船舱的道路。

常遇春大步向前,眼中闪烁着猎人的兴奋。他知道,陈友谅就在前面,只要再往前几步,就能结束这场战争了!

然而,就在他即将冲入船舱的那一刻,船体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原来是陈友谅下令点燃了船上的火药库,想要与常遇春同归于尽!

不好!常遇春心中一惊,急忙向后退去。但爆炸的冲击波实在太强,他被气浪掀飞,重重地摔在甲板上。

趁着这个混乱的机会,陈友谅在几名死忠亲卫的掩护下,从船的另一侧跳上了一艘小船,仓皇逃向九江方向。

常遇春从地上爬起来,吐出一口血沫,看着远处逃窜的小船,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但随即,他又露出了笑容:陈友谅,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常遇春也定要将你揪出来!

他转身对部下们喊道:敌军旗舰已毁,陈友谅负伤逃窜!全军追击,务必活捉此贼!

得令!朱军将士齐声应道,士气大振。

常遇春站在燃烧的撞山舰上,如同战神一般,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陈友谅逃窜的方向。他知道,这场追逐战还远未结束,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彻底倒向了朱元璋这一边。

---

夜色渐深,鄱阳湖上却依然火光冲天。陈友谅乘坐的小船在黑暗中颠簸前行,他回头望去,只见自己的旗舰已经化为一片火海,而常遇春的战船则如同幽灵般紧随其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您受伤了?一名亲卫发现陈友谅的胳膊在流血,急忙上前包扎。

陈友谅摆了摆手,声音沙哑道:无妨。只是皮外伤。他的目光依然盯着后方的追兵,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

陛下,我们已经甩开他们了。另一名亲卫说道,那艘大船太重,追不上我们的小船。

陈友谅冷笑一声:你太不了解常遇春了。此人狡猾如狐,勇猛如虎,他既然决定追杀我,就绝不会轻易放弃。

果然,话音未落,远处突然出现了数点火光,正是朱军的快船!他们显然是分兵追击,从不同方向包抄而来。

该死!陈友谅咬牙切齿地骂道,传令,弃船上岸!从陆路回九江!

亲卫们闻言一愣:陛下,陆路山高林密,恐有埋伏...

听我的!弃船上岸!陈友谅厉声喝道,在水上,我们斗不过朱军;但在陆地上,未必没有机会!

亲卫们不敢违抗,急忙将船靠向岸边。陈友谅带着十几名死忠亲卫,趁着夜色,仓皇登岸。

然而,他们刚一上岸,就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陈友谅心中一沉,暗道不妙:难道朱军已经料到我们会弃船上岸,提前派兵埋伏了?

陛下,快走!我们断后!亲卫们拔出武器,准备迎战。

陈友谅知道此刻不是犹豫的时候,转身就向密林深处跑去。他虽然贵为皇帝,但年轻时也是江湖出身,身手不凡,跑起来竟也不慢。

然而,他毕竟年事已高,又负了伤,跑了一段路后,已经气喘吁吁,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芒已经能够照亮他周围的环境。

陛下,前面有座山庙,我们先躲进去!一名亲卫指着前方一座破败的山庙说道。

陈友谅点头同意,几人急忙钻进山庙。庙里早已破败不堪,佛像倒塌,蛛网密布,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

陛下,您先躲到佛像后面,我们出去应付。亲卫们说道。

陈友谅刚要拒绝,庙外已经传来了声音:陈友谅,我知道你在里面!出来受死吧!

这声音如同惊雷,让陈友谅浑身一颤——是常遇春!他怎么会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将军,里面好像没人。一个士兵说道。

常遇春冷笑一声:没人?我明明看到有人跑进去了。搜!一只老鼠也别想放过!

亲卫们对视一眼,知道躲不过去了,纷纷拔出武器,准备与常遇春决一死战。

保护陛下!为首的亲卫大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

常遇春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冷笑道:哦?还有忠心耿耿的走狗?正好,一起送你们上路!

说罢,他挥舞宣花大斧,如同虎入羊群般冲入亲卫之中。只听惨叫声不断,片刻之间,十几名亲卫已经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常遇春站在庙中,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他知道,陈友谅一定藏在这里的某个地方。

陈友谅,出来吧!你的走狗都死了,没人能保护你了。常遇春的声音在破庙中回荡,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自信。

陈友谅躲在佛像后面,心脏狂跳,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他知道,自己已经被发现了,但此刻除了投降,似乎别无选择。

然而,就在他准备现身投降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佛像后面有一个暗门!这暗门十分隐蔽,若非他此刻正好靠在佛像上,恐怕永远也发现不了。

天不亡我!陈友谅心中狂喜,急忙推开暗门,钻了进去。

暗门后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山的深处。陈友谅不敢停留,顺着通道一路向前跑去。

常遇春搜遍了整个破庙,却没有发现陈友谅的踪影,心中不禁疑惑:难道真的跑了?

就在这时,他发现了那尊佛像有些不对劲。走近一看,果然发现了暗门。

狡兔三窟,果然名不虚传。常遇春冷笑一声,不过,你能跑到哪里去呢?

他没有立即追进去,而是对部下们说道:传令,封锁所有出山道路,同时派人搜查这条密道。我倒要看看,陈友谅能躲到什么时候!

得令!部下们领命而去。

常遇春站在暗门前,眼中闪烁着猎人的兴奋。他知道,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进入了最精彩的阶段。陈友谅虽然暂时逃脱,但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夜色渐深,鄱阳湖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但山中的追逐才刚刚开始。常遇春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这场持续数月的鄱阳湖大战,将迎来真正的终结。

---

陈友谅在黑暗的密道中跌跌撞撞地前进,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确信已经远离了常遇春,才敢停下来喘口气。他靠在冰冷的石壁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心脏依然狂跳不止。

陛下,您还好吗?一个微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友谅回头一看,发现是一名年轻的小太监,不知何时也跟着他逃进了密道。

你怎么跟来了?陈友谅皱眉问道。

小太监颤抖着说道:奴婢...奴婢担心陛下,所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友谅心中一动,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叫小顺子。小太监答道。

陈友谅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小顺子:你拿着这个,从密道的另一头出去,找到我的亲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让他们派人来接应。

小顺子接过玉佩,犹豫道:陛下,您一个人在这里...

快去!这是命令!陈友谅厉声喝道。

小顺子不敢再言,接过玉佩,转身向密道深处跑去。

陈友谅看着小顺子消失在黑暗中,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他陈友谅,从一个渔家子弟,一步步爬上皇帝的宝座,开创大汉基业,何等风光!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躲在阴暗的密道中,等待救援。

朱元璋,常遇春,我陈友谅与你们势不两立!他咬牙切齿地骂道,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

然而,就在这时,密道深处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紧接着是重物倒地的声音。

陈友谅心中一惊,暗道不妙:难道小顺子遇到了什么危险?

他急忙向前跑去,转过一个弯,只见小顺子倒在血泊中,已经气绝身亡。而在他面前,站着几个黑衣人,手中拿着滴血的刀。

你们是什么人?陈友谅惊问道。

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陈友谅,你的死期到了!

陈友谅这才明白,这些人不是常遇春的人,而是来取他性命的刺客!但会是谁派来的呢?朱元璋?还是其他什么人?

你们是谁派来的?陈友谅强作镇定地问道。

黑衣人没有回答,而是挥刀上前:

陈友谅虽然贵为皇帝,但年轻时也是江湖出身,身手不凡。他拔出腰间的佩剑,与黑衣人战在一起。然而,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他本就负伤在身,很快就被黑衣人逼得节节败退。

就在这危急时刻,密道另一端突然传来喊杀声。陈友谅心中一喜,以为是自己的援兵到了。然而,当他看清来人时,却如坠冰窟——来人正是常遇春!

陈友谅,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吧?常遇春手持宣花大斧,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

陈友谅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知道,今天恐怕真的难逃一劫了。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发现密道顶部有一个通风口,虽然狭窄,但勉强可以容一人通过。

天无绝人之路!陈友谅心中狂喜,趁着常遇春与黑衣人交手的混乱,他纵身一跃,竟然真的爬进了通风口!

常遇春见状,大喝一声:哪里逃!随即也想要追上去,但通风口实在太小,他魁梧的身躯根本无法通过。

该死!常遇春愤怒地一拳砸在石壁上,震得碎石纷飞。

他转身对黑衣人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刺杀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