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墙上的火炮发出轰鸣,实心弹丸砸在楯车上,木屑纷飞,却难以阻止其前进。
当楯车靠近到一定距离时,车后的巴牙喇突然探身,张弓搭箭,他们射出的重箭又准又狠,专门瞄准垛口后的明军炮手和军官。
“啊!”一名炮手被箭矢贯穿眼眶,惨叫着倒下。军官的呵斥声被精准的箭雨压制。
明军火铳手慌忙射击,但在楯车和清军精准的反击下,效果大打折扣。
更让吴惟英心惊的是,清军阵中推出了数门包裹铁皮、形制与明军火炮迥异的重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红衣大炮?!”吴惟英瞳孔骤缩。他只在军报中听说过这种威力的火器。
轰!轰!
巨大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重重砸在石门寨并不算特别厚重的寨墙上。
砖石飞溅,一段女墙在硝烟中轰然坍塌,露出了后面的守军。
“快!堵住缺口!”吴惟英目眦欲裂,亲自带人冲了上去。
然而,缺口一旦打开,如同堤坝决口。悍勇的八旗白甲兵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饿狼,发出震天的呐喊,从缺口处蜂拥而入。
他们三人一组,配合默契,刀盾在前格挡,长枪在后突刺,重斧手伺机劈砍,瞬间就将试图堵缺口的明军杀得节节败退。
吴惟英挥刀砍翻一名冲到他面前的鞑子,却被另一侧刺来的长枪在肋下划开一道深口。亲兵拼死将他救下,向后撤退。
“顶住!都给老子顶住!”他捂着伤口,声音因为剧痛和绝望而变形。
但兵败如山倒,一旦被精锐的清军突入寨内,守军的士气瞬间崩溃。更多的人开始向后逃跑。
仅仅两个时辰,这座被视为蓟镇防线一环的堡寨,便在多尔衮指挥的正白旗主力猛攻下,宣告易主。
参将吴惟英在亲兵护卫下侥幸突围,身负重伤,麾下三千守军,伤亡过半,余者溃散。
石门寨失陷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首先炸响在蓟州城和通州行辕。
……